▲2020年飼草品種區域試驗培訓班在昆明開班
由全國畜牧總站主辦的“2020年飼草品種區域試驗培訓班”9月14日—16日在云南昆明舉行,來自全國9個栽培區40個亞區的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和交流。
▲來自全國9個栽培區40個亞區區域試驗站的學員參加培訓
飼草產業是肉牛、肉羊和奶業等草食畜牧業實現現代化轉型升級的基礎性產業,其作為農牧業生產系統中良性循環的中樞產業,發展水平直接體現了畜牧業和農業現代化程度。國家區域試驗既是品種審定的重要依據,也是新草品種示范推廣的重要抓手,對促進飼草種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周禾講解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范
云南是我國草原類型最豐富、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之一,是全國乃至全球寶貴的牧草種質基因庫,有11個草原類,有150多個草原型,有飼用植物3200多種,為云南草地畜牧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牧草資源。云南省自2008年開始實施國家飼草品種區域試驗以來,全省累計完成82個試驗組共216個品種的區域試驗測定個品種系的區域試驗,累計開展牧草品種引種試驗43個,在牛羊重點生產縣示范推廣種植優質牧草5萬畝,在草山、冬閑農田(地)、果園空閑地和疏林草地示范種草50萬畝,全面提升草牧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水平。
▲云南農業大學教授畢玉芬講解牧草及草坪草品種類型及其育種技術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種業發展。胡春華副總理在2019年全國畜牧業工作會上強調,要加快培育推廣優質草種,加快從審定品種中篩選適宜不同區域的主打品種。同時也要加強優質草種引進、改良和推廣,促進優質飼草品種多樣化。今年,財政部繼續安排農業農村部門草品種區域試驗、牧草種質資源保護、草種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專項經費。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也在積極與相關司局協調,全力推動品種審定等納入農作物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統一管理,并著手推進《飼草種子管理辦法》。
▲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試驗點經驗交流匯報
培訓課上,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周禾與云南農業大學教授畢玉芬分別就國家草業品種區域試驗技術規范和牧草品種及育種技術等課題進行了講解。周禾教授在授課時圍繞“抓住苗、測好產”對飼草區域試驗技術操作提出具體要求,并就今后如何科學、規范開展區域試驗做了詳細講解。他還同學員們就飼草干鮮比例測定等技術在實際操作關鍵環節進行了討論和交流。周禾教授說,自2008年開展飼草品種區域試驗以來,各地試驗站在經費少、任務重、要求高、回報低的情況下堅持高質量完成任務,有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
▲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試驗點經驗交流匯報
全國畜牧總站贠旭江副站長在培訓班上強調,機構改革后,新的職能定位要求我們找準主攻方向聚焦當前飼草種業存在的短板,明確飼草種業管理新形勢下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捋順區域試驗項目管理環節,培訓試驗技能,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系統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品種選育、種子繁育、良種推廣和市場監管等方面工作,為飼草品種審定、推廣和推動我國飼草種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加飼草品種區域試驗培訓班的領導和專家
贠旭江表示,今后工作的重心仍是保質保量完成各參試飼草品種的田間試驗,為品種審定提供科學客觀的數據支撐。在提高區域試驗技術水平、完成既有試驗任務的同時,全國畜牧總站將把農牧交錯帶、黃河流域、“鐮刀灣”等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的重點區域,來調整完善試驗站點布局。各試驗站點要繼續提高建設能力和管理水平,從根本上保證試驗質量。
?。ㄞr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馮建偉 文/圖)